杜甫與王維、王縉、裴迪

王維(搜韻網介紹及詩文)

王縉(搜韻網介紹及詩文)

裴迪(搜韻網介紹及詩文)
 
《舊唐書‧王維》
《新唐書‧王維》
 
《唐才子傳‧卷二‧王維》
維,字摩詰,太原人。九歲知屬辭,工草隸,閑音律。岐王重之。維將應舉,岐王謂曰:「子詩清越者,可錄數篇,琵琶新聲,能度一曲,同詣九公主第。」維如其言。是日,諸伶擁維獨奏,主問何名,曰:「《鬱輪袍》。」 因出詩卷。主曰:「皆我習諷,謂是古作,乃子之佳制乎!」延於上座曰:「京兆得此生為解頭,榮哉!」力薦之。開元十九年狀元及第。擢右拾遺,遷給事中。賊陷兩京,駕出幸,維扈従不及,為所擒,服藥稱喑病。祿山愛其才,逼至洛陽供舊職,拘於普施寺。賊宴凝碧池,悉召梨園諸工合樂,維痛悼,賦詩曰:「萬戶傷心生野煙,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裏,凝碧池頭奏管弦。」時聞行在所。賊平後,授偽官者皆定罪,獨維得免。仕至尚書右丞。維詩入妙品上上,畫思亦然。至山水平遠,雲勢石色,皆天機所到,非學而能。自為詩雲:「當代謬詞客,前身應畫師。」後人評維「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。」信哉!客有以《按樂圖》示維者,曰:「此《霓裳》第三疊最初拍也。」對曲果然。篤志奉佛,蔬食素衣。喪妻不再娶,孤居三十年。別墅在藍田縣南輞川,亭館相望。嘗自寫其景物奇勝,日與文士丘為、裴迪、崔興宗遊覽賦詩,琴樽自樂。後表請捨宅以為寺。臨終,作書辭親友,停筆而化。代宗訪維文章,弟縉集賦詩第十卷上之,今傳於世。
 
《全唐詩‧卷一百二十九‧王縉、裴迪》
 
 
 
詩錄自寒泉全唐詩檢索;有其他評注者,附搜韻網該詩連結於題右
杜詩繫年從《杜甫全集校注》
 
 


《杜甫全集校注》第二冊p.1009
──乾元元年(758)作。
杜甫〈奉贈王中允(維)〉(搜韻)
中允聲名久,如今契闊深。共傳收庾信(侯景亂,庾信奔江陵。元帝承制,除為御史中丞。),不比得陳琳。(明皇云:從賊之臣,毀謗朝廷,如陳琳之檄曹操者多矣。王維獨憤痛賦秋槐落葉詩,故曰不當比之陳琳也。)
一病(維陷賊時,詐稱瘖疾)緣明主,三年獨此心。窮愁應有作,試誦白頭吟。
 
補充「秋槐落葉詩」:
《王維集校注》p.484
──至德元載(756)八月,在洛陽作。
王維〈菩提寺禁,裴迪來相看,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,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。私成口號,誦示裴迪〉(搜韻)
萬戶傷心生野煙,百僚何日更朝天。秋槐葉落空宮裏,凝碧池頭奏管弦。
 
 
 
乾元元年(758)春,賈至與同僚相酬唱,現存賈至、岑參、王維、杜甫唱和詩:
 
賈至〈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〉(搜韻)
銀燭熏(一作朝)天紫陌長,禁城春色曉蒼蒼。千條弱柳垂青瑣,百囀流鶯繞(一作滿)建章。
劍珮聲隨玉墀步,衣冠身惹(一作染)御爐香。共沐恩波鳳池上(一作裏),朝朝染翰侍君王。
 
岑參〈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〉(搜韻)
雞鳴紫陌曙光寒,鶯囀皇州春色(一作欲)闌。金闕(一作鎖)曉鐘開萬戶,玉階仙仗擁千官。
花迎(一作明)劍珮星初落,柳拂旌旗露未乾。獨有鳳皇池上客,陽春一曲和皆難。

 《王維集校注》p.488
──乾元元年(758)春末,在長安作。
王維〈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〉(搜韻)
絳幘雞人送(一作報)曉籌,尚衣方進翠雲裘。九天(一作重)閶闔開宮殿,萬國衣冠拜冕旒。
日色纔臨仙掌動,香煙欲傍袞龍浮。朝罷須裁五色詔,佩聲歸向(一作到)鳳池頭。
 
《杜甫全集校注》第二冊p.998
──乾元元年(758)春作。
杜甫〈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(賈至,洛陽人,與父曾俱中書舍人。)〉(搜韻)
五夜漏聲催曉箭,九重(一作天)春色醉仙桃。旌旗日暖龍蛇動,宮殿風微燕雀高。
朝罷香煙攜滿袖,詩成珠玉在揮毫。欲知世掌絲綸美(原注:舍人先世嘗掌絲綸),池上於(一作如)今有(一作得)鳳毛。
 
 
 
《杜甫全集校注》第三冊p.1173
──乾元元年(758)為華州司功參軍時至藍田作。
(「崔氏莊」即後詩「崔氏東山草堂」,陳貽焮《杜甫評傳》第十章考其為天寶末年濮陽太守崔季重山居。王維母姓崔,崔季重為王維內弟;或一說崔氏為王維內弟崔興宗。)
杜甫〈九日藍田崔氏莊〉(搜韻)
老去悲秋強自寬,興來今(一作終)日盡君歡。羞將短髮還吹帽,笑倩旁人為正冠。
藍水遠從千澗落,玉山高並兩峰寒。明年此會知誰健(一作在),醉(一作再)把茱萸子細看。
 
《杜甫全集校注》第三冊p.1183
──乾元元年(758)作。
杜甫〈崔氏東山草堂〉(搜韻)
愛汝玉山草堂靜,高秋爽氣相(一作多)鮮新。有時自發鐘磬響,落日更見漁樵人。
盤剝白鴉谷(谷在縣東南二十里)口栗,飯煮青泥坊(縣有青泥驛)底芹(一作蓴)。何為西莊王給事,柴門空閉鎖(一作好)松筠。(王維官給事中,晚築輞川別業,後捨為清源寺。)
 
 
 
《杜甫全集校注》第七冊p.3763
──大曆元年(766)秋,在夔州作。
杜甫〈諸將五首〉
其三(搜韻)
洛陽宮殿化為烽,休道秦關百二重。滄海未全歸禹貢,薊門何處盡(一作覓)堯封。(時河北幽、瀛皆安史餘孽盤據)
朝廷袞職雖多預(一作誰爭補),天下軍儲不自供。稍喜臨邊王相國,肯銷金甲事春農。(廣德二年,王縉以同平章事,代李光弼都統行營。歲餘,遷河南副元帥。)
 
 
 
《杜甫全集校注》第九冊p.4940
──大曆二年(767)秋作。
杜甫〈解悶十二首〉
其八(搜韻)
不見高人王右丞,藍田丘壑漫(一作蔓)寒藤。最傳秀句寰區滿,未絕風流相國能(原注:右丞弟,今相國縉)。
 
附:
杜甫〈解悶十二首〉
其一
草閣柴扉星散居,浪翻江黑雨飛初。山禽引子哺紅果,溪友(一作女)得錢留白魚。
其二
商胡離別下揚州,憶上西(一作蘭)陵故驛樓。為問淮南米貴賤,老夫乘興欲東流(一作遊)。
其三
一辭故國十經秋,每見秋瓜憶故丘(一作侯)。今日南(一作東)湖采薇蕨,何人為覓鄭瓜(一作袁)州(原注:今鄭祕監審)。
其四
沈范早知何水部,曹劉不待薛郎中(原注:水部郎中薛據)。獨當省署開文苑,兼泛滄浪學釣翁。
其五
李陵蘇武是吾師,孟子(原注:校書郎雲卿)論文更不疑(一本第二句作首句)。一飯未曾留俗客,數篇今見古人詩。
其六
復憶襄陽孟浩然,清詩句句盡堪傳。即今耆舊無新語,漫釣槎頭縮頸(一作項)鯿。
其七
陶冶性靈在(一作存)底物,新詩改罷自長吟。孰(一作熟)知二謝將能事,頗學(一作覺)陰何苦用心。
其八
不見高人王右丞,藍田丘壑漫(一作蔓)寒藤。最傳秀句寰區滿,未絕風流相國能。(原注:右丞弟,今相國縉。)
其九
先帝貴妃今(一作俱)寂寞,荔枝還復入長安。炎方每續朱〔櫻〕(纓)獻,玉座應悲白露〔團〕(盤)(以下四首,專言荔枝,追感驛送之事。卒致嘆於士之不遇,不及一物。隱括張九齡荔枝賦意。)
其十
憶過瀘戎摘荔枝,青峰隱映石逶迤。京中舊(一作華應)見無顏色,紅顆酸甜只自知。
其十一
翠瓜碧李沈玉甃,赤梨葡萄寒露成。可憐先不異枝蔓,此物娟娟長遠生。
其十二
側生(蜀都賦:側生荔枝)野岸及江蒲(一作浦。趙注:戎僰以畝為蒲。釋名:以草團屋曰蒲),不熟丹宮滿玉壺。雲壑布衣駘背死,勞生重(一作人害)馬翠眉須。
 
 
 
 
 
裴迪
 
《杜甫全集校注》第四冊p.2027
──上元元年(760)作。
杜甫〈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(《英華》作奉和裴十四迪新津山寺)〉
(原注:王時牧蜀)
何限(一作恨)倚山木,吟詩秋葉黃。蟬聲集古寺,鳥影度寒塘。
風物悲遊子,登臨憶侍郎。老夫貪佛(一作賞,一作費)日,隨意宿僧房。
 
《杜甫全集校注》第四冊p.2080
──上元元年(760)冬作。
杜甫〈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〉(搜韻)
東閣官梅動詩興,還如何遜在揚州(梁建安王偉都督揚,南徐二州,辟何遜為記室,遜有早梅詩)。此時對雪遙相憶,送客逢春(一作花)可(一作更)自由。
幸不折來傷歲暮,若為看去亂鄉(一作春)愁。江邊一樹垂垂發,朝夕催人自白頭。
 
 
 
《杜甫全集校注》第四冊p.2110
──上元二年(761)作。
(時裴迪從王縉侍郎在蜀州。)
杜甫〈暮登四(一作西)安寺鐘樓寄裴十(迪)〉
暮倚高樓對雪峰,僧來不語自鳴鐘。孤城返照紅將斂,近市浮煙翠且重。
多病獨愁常闐寂,故人相見未從容。知君苦思緣詩瘦,大(一作太)向交遊萬事慵。
 
補充:
宋‧洪邁《容齋隨筆‧容齋續筆》
唐人詩不傳
韓文公送李礎序云:「李生溫然為君子,有詩八百篇,傳詠於時。」又盧尉墓誌云:「君能為詩,自少至老,詩可錄傳者,在紙凡千餘篇。無書不讀,然止用以資為詩。任登封尉,盡寫所為詩,投留守鄭餘慶,鄭以書薦於宰相。」觀此,則李、盧二子之詩多而可傳。又裴迪與王維同賦輞川諸絕,載於維集,此外更無存者。杜子美有寄裴十詩云「知君苦思緣詩瘦」,乃迪也,其能詩可知。今考之唐史藝文志,凡別集數百家,無其書,其姓名亦不見於他人文集,諸類詩文中亦無一篇。白樂天作元宗簡集序云:「著格詩一百八十五,律詩五百九。」至悼其死,曰:「遺文三十軸,軸軸金玉聲。」謂其古常而不鄙,新奇而不怪。今世知其名者寡矣,而況於詩乎!乃知前賢遺稿,湮沒非一,真可惜也!

评论
热度(6)

© 筆記用 | Powered by LOFTER